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創意暨設計產業發展計畫

臺北設計獎暨設計產業發展計畫成果簡介
    為打造臺北市成為創意設計的匯流平台,本局從產業輔導、人才培育及商機拓展與行銷等面向,自99年度起推辦「臺北市創意暨設計產業發展計畫」,從產業發展各面向導入設計為產業加值,促進臺北市的設計產業與世界接軌,計畫內容包涵:舉辦創意設計年度盛會的「臺北設計獎」、促進交流媒合的「設計師分享會」、鼓勵創意設計供需合作的「商機媒合」等,主要活動成果如下。
項目 2017年成果
臺北設計獎競賽 報名參加4,757件、參賽者達63國
(工業設計類1,258件、視覺傳達設計類3,191件、公共空間設計類308件)
獲WDO(世界設計組織)、
ico-D(國際設計社團組織)、
IFI(國際室內建築師/設計師團體聯盟)
三大國際設計組織認證
設計師分享會 共辦理2場次,總計92位設計師參加
商機媒合 累積量產銷售額約5,133萬餘元

臺北市創意暨設計產業發展計畫
分項計畫~2017臺北設計獎
       為促進臺北市設計產業的發展,臺北市政府自2008年起辦理「臺北工業設計獎」,以競賽活動及設計論壇的方式,獎勵富創意、具商業與實用性之設計作品,藉此促進設計工作者間的良性競爭,報名件數逐年成長,參賽作品素質與競爭愈趨激烈,至106年度參賽件數高達4,757件,成為臺灣規模最大的設計競賽。
       為廣納設計作品與世界接軌,「臺北工業設計獎」於101年更名提升為「臺北設計獎」,競賽類組新增「視覺傳達設計類」及「公共空間設計類」,期激發各領域人才投入創新設計。且為扶植具商業潛力之創意設計,免費提供得獎的創作者及作品商機媒合及創意集資平台提案等輔導機制。
       102年起,全面啟動「臺北設計獎」國際化與國際接軌,不再限定主題,讓所有的參賽者可以無設限的發揮創意,更能凸顯出臺北市包容與多元的特色,103年首度獲得國際工業設計協會(ICSID)、國際設計社團組織(ico-D)及國際室內建築師設計師團體聯盟(IFI)等3大國際設計組織認證,是「臺北設計獎」邁入國際舞台的重要里程碑。「2017臺北設計獎」吸引來自全球五大洲63個國家,共4,757件作品,其中國外作品達3,640件,成功將臺北設計獎行銷國際。
       本次決選特別邀請6位國內專業評審及9位來自韓國、德國、美國、澳洲及南非的國際評審來臺,自「工業設計類」、「視覺傳達設計類」及「公共空間設計類」各選出金、銀、銅及「應用精進獎」、「社會設計獎」等多個特別獎,以及跨3類別象徵最高榮譽的「臺北市長獎」獎項,讓更多好設計、好創意能夠有發揮的舞台。
 
臺北設計獎歷年報名情形表
年度 主題 報名件數 較97年成長情形
97 自在
Amenity
648件
98 綻放
Blossom
943件 45.52%
99 共居Cohabitation 1,191件 83.80%
100 跨越
Crossover
1,576件 143.21%
101 彼此
You I
1,899件 193.06%
102 不限主題 4,001件 517.44%
103 不限主題 3,077件 474.84%
104 不限主題 4,246件 555.25%
105 不限主題 4,322件 566.98%
106 不限主題 4,757件 634.10%
 
2017臺北設計獎得獎名單
序號 組別 獎項 作品名稱 獎金 得獎者名單
1 臺北市長獎 ParkUp - 游適任、張憲文、林家琪
2 應用精進獎 CAVE TABLE 120,000 Noriaki Hanaoka
3 社會設計獎 OREC green lab Nagano 120,000 Masahiro Kinoshita
4 工業設計類 銀獎 充氣式微型手術室 200,000 李權恩、陳蓓芸、鐘佳明、郭錦龍
5 komorebi 200,000 Leslie Nooteboom
6 銅獎 uBag智慧樂袋 150,000 楊育慈、洪博軒、蔡弘仁、王思云、張昕瑀
7 評審團推薦獎 兒童指尖創可貼 12,000 蟻錦煥
8 FOLDABLE HALF DOME 12,000 TSUKAGOSHI MIYASHITA SEKKEI / Tomoyuki TSUKAGOSHI, Jumpei MIYASHITA
9 conveX 12,000 阮呂承安、游子瑩
10 The Seed Stamp project 12,000 Yeoh Guan Hong
11 BOTH SIDE雙向無障礙輪椅設計 12,000 董世友、丁子晗
12 最佳人氣獎 uBag智慧樂袋 10,000 楊育慈、洪博軒、蔡弘仁、王思云、張昕瑀
13 優選 未來分離式載具 - 葉儒勳、吳宗穎
14 SplashBuddy - Tsang Wai Sum
15 FUN垃圾-一片式垃圾桶 - 李盈瑩、陳珊珊
16 Weepee - 彭明媛、鄭鈴
17 省时电梯 - 严栩澄、张嘉卿、张立业、谢子晗、江希明
18 P-Ruler - 張譽鐘
19 刚刚好·烹饪定时锅具 - 刘一君
20 YOYOKE - 衛炳麟、路放
21 双十书桌 - 徐乐、翟伟民、林幸民、张芯露
22 等距針 - 黃宓謙、許震瑜、鄭名涵、蔡孜群
23 WINGNAL - 黃宓謙、許震瑜、鄭名涵、蔡孜群
24 VERMI - Composting and Farming station - Natalia Hoosova
25 視覺傳達設計類 金獎 Design 360° 2015 issues 500,000 Javin Mo , Saki Ho
26 銀獎 Architekturnovember 2016 200,000 Antonia Terhedebrügge , Steffen Knöll
27 銅獎 Paper Pong 2016 150,000 Marvin Boiko
28 ico-D特別獎 省思 - 陳子捷
29 評審團推薦獎 省思 12,000 陳子捷
30 CHE PI: Interview with Zuoxiaozuzhou 12,000 Sun Xiaoxi
31 Vintage 2017 Zielona Gora 12,000 Wojciech Janicki
32 Plural book collection 12,000 André Letria
33 Typomania 2017 / main poster 12,000 esh gruppa
34 最佳人氣獎 慈心淨源茶攜帶盒「臺灣茶保育動物系列」 10,000 余宥叡、陳立恩、易子齊
35   優選 東方設計大學/大學部招生手冊 - 黃任蔚
36   「小鎮神獸齊護金門」紀念款包裝 - 邱顯能
37   Poetry Slam - Ralph Burkhardt
25%   - 沙鋒
39   CCACA Poster Series - Sungpyo Hong
40   Umegane Woodworks Branding - Hiroshi Kurisaki
41   Art on Paper Exhibition - 虞惠卿 John Yu
42   A few messages to space - Erich Brechbühl
43   Typomania 2017 / posters - esh gruppa
44   慈心淨源茶攜帶盒「臺灣茶保育動物系列」 - 余宥叡、陳立恩、易子齊
45   To Europe - Adamczyk Mirosław
46 公共空間設計類 金獎 供霧所 Mist Encounter 500,000 陳冠瑋、曾令理、趙尉翔、蔡旼珊、曹凱瑞
47 銀獎 An Activist Artefact, Re-imagination of Hong Kong Border Before 2047 200,000 Anthony Ko
48 銅獎 "XYZ Play-ing: city swing" XYZ嬉遊中-城市搖擺 150,000 鄭又維、樂美成、徐士閔、羅開
49 IFI特別獎 DNA Habitat - Anna Eckes
50 評審團推薦獎 OREC green lab Nagano 12,000 Masahiro Kinoshita
51 浮光之間 12,000 沈庭增
52 warehouse of time preservation and renovation of the commercial bank of honjo 12,000 Katsuya Fukushima
53 Media Factory | Tropical Co-Working Space 創意媒體共享工作空間 12,000 WONG Lee Kwan
54 最佳人氣獎 供霧所 Mist Encounter 10,000 陳冠瑋、曾令理、趙尉翔、蔡旼珊、曹凱瑞
55 優選 The Mirrored Sight Shelter(明镜台) - Li Hao , Nan Xueqian
56 葉晋發商號:米糧桁 The Inverted Truss - 蔡嘉豪、魏子鈞、林姿利、陳建同
57 OZORA TO DAICHI NO NURSERY SHIMOIGUSA - Masahiro Kinoshita
58 Kana-L west branch - Masahiro Kinoshita
59 Yokohama Tram Museum SHIDEN HALL - Toshihiro Banba
60 MEZZI MASTER CULTURAL CENTRE - 羅靈傑、龍慧祺
61 BROWNMIST - 林幸長、黃馨慧
62 可持續性山上住宅 Living in a sustainable suburban house - 曾志偉、陳偉勳、林念儒、康力升
63 我們在文化裡爆炸_循環經濟玻璃海洋 - 吳庭安、春池玻璃、格式設計展策

2017臺北設計獎金銀銅獎作品
臺北市長獎 視覺傳達設計類 金獎 公共空間設計類 金獎
臺北市長獎
ParkUp
視覺傳達設計類 金獎
Design 360° 2015 issues
公共空間設計類 金獎
供霧所 Mist Encounter
工業設計類 銀獎 工業設計類 銀獎 視覺傳達設計類 銀獎
工業設計類 銀獎
充氣式微型手術室
工業設計類 銀獎
komorebi
視覺傳達設計類 銀獎
Architekturnovember 2016
公共空間設計類 銀獎 工業設計類 銅獎 視覺傳達設計類 銅獎
公共空間設計類 銀獎
An Activist Artefact, Re-imagination of Hong Kong Border Before 2047
工業設計類 銅獎
uBag智慧樂袋
視覺傳達設計類 銅獎
Stone memorial
公共空間設計類 銅獎 應用精進獎 社會設計獎 OREC green lab Nagano
公共空間設計類 銅獎
"XYZ Play-ing: city swing"
XYZ嬉遊中-城市搖擺
應用精進獎
CAVE TABLE
社會設計獎
OREC green lab Nagano

2017臺北設計獎頒獎典禮
臺北市陳景峻副市長頒發臺北市長獎 國外得獎者專程抵臺領獎
臺北市陳景峻副市長頒發臺北市長獎 國外得獎者專程抵臺領獎
陳景峻副市長致詞 得獎者分享得獎心情
陳景峻副市長致詞 得獎者分享得獎心情
陳景峻副市長、林崇傑局長與所有參加頒獎典禮的貴賓、評審及得獎者合影留念 來賓參觀成果展
陳景峻副市長、林崇傑局長與所有參加頒獎典禮的貴賓、評審及得獎者合影留念 來賓參觀成果展

臺北市創意暨設計產業發展計畫
分項計畫~設計師分享會
       設計產業的發展已成為世界各國提升國際競爭力、吸引力及生產效率的重要指標。而在有限的資源下,希冀透過整合資源與跨界合作等模式,聚集創意設計人才,進而創造出多元特色商品,讓創新設計在國際舞台上脫穎而出,成功行銷臺灣設計品牌。
       為促使歷屆臺北設計獎的創意種子們,有機會開花結果,將設計作品實現為商品化的夢想,規劃辦理2場次分享會活動,廣邀「設計產業相關業者」、「通路廠商」與「歷屆成功將作品商品化的得獎者」共同分享與回饋,藉由不同面向進行實務經驗交流。

2017設計師分享會活動照片
設計串起人與人之間的互動 解決問題的社會設計
設計串起人與人之間的互動 解決問題的社會設計
現場互動交流分享經驗 來賓踴躍參與
現場互動交流分享經驗 來賓踴躍參與

       配合「臺北設計獎」國際評審來臺期間,與國內設計院校配合,分別辦理工業設計類及視覺傳達設計類領域各1場次校園國際交流活動,透過國際評審之實務經驗分享及指導,激發學生們設計新思維。
 
校園國際交流活動照片
國際設計大師與國內師生相互激盪設計創意 現場互動交流
國際設計大師與國內師生相互激盪設計創意 現場互動交流
國際設計大師與國內新銳設計師合影留念 活動結束後仍互動熱烈
國際設計大師與國內新銳設計師合影留念 活動結束後仍互動熱烈
 

       為了增進本屆優秀作品有更優質的展示舞台,並提升「臺北設計獎」對於大眾的知名度與曝光度,本年度配合亞洲包裝設計交流展在台北展出優秀設計作品外並辦理為期3天之2017臺北設計獎優秀作品展;期待藉由本年度多元豐富且具解決社會議題的優秀作品展出,讓與會者除了能體驗臺北設計的魅力與創意,並從中了解設計對城市、社會的影響力,進而鼓勵民眾運用設計來改善城市的經濟、社群、環境和文化的發展,提供全體大眾更和諧、安全與便利的生活品質。
 
2017臺北設計獎優秀作品展 2017臺北設計獎優秀作品展
2017臺北設計獎優秀作品展 2017臺北設計獎優秀作品展
 

臺北市創意暨設計產業發展計畫
分項計畫~商機媒合
       針對臺北設計獎(包括臺北工業設計獎)歷屆得獎作品,結合產品之創意設計供應端與製造及行銷需求端,促進創意設計產業與其他不同領域的產業合作,延續得獎成品的創意價值。
與會設計師與通路商合影留念 業者分享本年度媒合成果
與會設計師與通路商合影留念 業者分享本年度媒合成果
商機媒合現場熱絡 商機媒合現場熱絡
商機媒合現場熱絡 商機媒合現場熱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