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香通常含有二十幾種不等的漢藥材,沉香可以順氣,檀香則能止痛,以前人們還常摻水吃香灰,以達舒緩身心的功效。」──黃條原,75歲,傳承第三代
「不像現在的稀微(台語),以前這邊是白天熱鬧、晚上也熱鬧。」現年七十五歲的老明玉第三代黃條原,每天準時八點開門營業,他在十七歲商職畢業後,跟著父親學做香。提及幾十年前的產業與街區光景,他說:「那時候客人都出出入入的,店鋪附近一條街上賣香的,少說就有五、六家。」老明玉位處的貴陽街正是台北第一街,曾是台北最繁盛的街道,繁榮景況更勝現今的廣州街、桂林路一帶。
老明玉創始人黃燦,也就是黃條原的阿公,年少獨自從家鄉台南挑著扁擔沿途賣香北上,一路輾轉,最後選擇在艋舺落腳。老明玉自 1897年創立,從西昌街底到西園路,再由龍山寺後門對面的三合院大樹下,遷移至現今的店址。黃條原自小在萬華生長,見證周邊宮廟香火鼎盛,民間信仰蓬勃,香燭金紙業的極盛時期。
「那個時候大多都是宜蘭的孩子來台北學做香。」黃條原拿起六O年代與父親在店門口拍攝的黑白照片:畫面裡鄰里眾人、製香師傅和學徒齊聚,共扶一支高聳入雲、如龍飛騰的龍香。台灣早期廟宇會訂製特殊尺寸的香品,每位製香師傅一天至少得手工做出六、七十斤的線香,才能供應市場所需。
製作線香的材料包含竹枝、黏粉(黏仔)、檀香、沉香以及中藥粉。「早年竹子都是使用宜蘭金面庄出產的桂竹,比較有彈性,產量變少後才改用麻竹。」剖好的竹枝浸水後曬乾,一批批以草繩綁成捆後自宜蘭運來台北。
製香的工序繁複,全都仰賴師傅多年經驗與雙手巧勁:因竹子本身不具沾黏性,必須以黏粉為其打底。大把竹枝浸濕後,沾上黏粉,將香以扇形展開,避免彼此相互沾黏,再鋪撒中藥粉,接著抖落多餘的粉末,並運用機器使竹枝更加勻實,而後放置一旁乾燥。「全程至少需重覆四、五次的浸濕、沾粉、乾燥工序,而且必須遵照步驟依序進行,如此一來,香不因此而悶住,更好!」黃條原說小時候會全家總動員,在香腳染色後,將其拿到自家大院子,或在窄巷裡架好竹竿,把香擱置高處分批日曬。
「一支香通常含有二十幾種不等的漢藥材,沉香可以順氣,檀香則能止痛,以前人們還常摻水吃香灰,以達舒緩身心的功效。」擁有幾十年製香功夫,黃條原十分明瞭每款香的特性,每間香鋪行調配出來的中藥粉不盡相同,無論配方如何,都是製香過程最重要的原料。百年來老明玉堅持以天然中藥材調製。
目前的藥材比例,是黃條原承襲阿公與父親留傳下來的配方再做調整,他說自己從小身體不好,靠自學養身,研讀《本草綱目》,累積藥學知識,「藥材磨成粉後,不見得能相互搭配,原本沒毒的摻在一起,會釋放出毒性,藥性是需要調和的,有的吃了還會拉肚子。」
黃條原加入土香、甘草、陳皮、川芎、大黃等中藥材。在重新調配中藥粉比例外,更將香的顏色改為原色,「客家人偏好紅色,過去拜拜常用黑色、黃色,除了沾染雙手,燃燒後也不好清理。我改成本色,比較洗得掉。」不添加任何染劑,以維持黏粉與中藥粉天然如土般的色澤,更加符合現代訴求。
一般來說,連同香腳一起計算,線香的長度的最普遍是一尺六、一尺三,但在追求快速的現代,多數人會擇一尺三或一尺,以減少香燃燒的時間,「現在一天做的量可以賣很久,師傅要在不同間工廠跑,才有辦法生活。」幾十年來,進口香漸漸佔據消費市場,目前市售的香品以中國大陸製居多,和以往的榮景相較,至今仍從事製香的師傅,屈指可數。
在政府提倡環保,推廣減香、禁香的政策之下,廟宇焚燒的香量也日漸減少,2013年台北天后宮十座香爐減為六座,2015年龍山寺七座香爐也僅剩一座,最早一座爐三炷香,變成一爐一炷香。以往焚香,期能上達天聽,祈求消災解厄、福氣庇蔭,如今多以雙手虔誠參拜,心誠則靈。
儘管產業風光不再,逐步接手家族生意的老明玉第四代黃瓊儀,仍以隨遇而安的態度去應對:「我們沒有想那麼遠啦,計畫永遠趕不上變化。」她和父親黃條原同樣有著做事人的古意,面對市場環境的變革,依然沉穩踏實。「有的客人在外面點過很多的香,覺得味道都不太對,想到就會回來找我們。」伴著輕煙裊裊,一間小小香鋪,用自己的方式,保留住舊城時代記憶。
職人群像:用一輩子,做好一件事(下)